首页

冰城玫姿系列

时间:2025-05-29 08:41:11 作者: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浏览量:82619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探什么?怎么去?有何难?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与探月、探火相比,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工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

  探什么?

  根据规划,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任务,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

  工程目标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

  科学目标方面,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

  “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韩思远说,我们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起源、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

  怎么去?

  据了解,天问二号任务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设计任务周期长达10年左右。

  其中,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共分9个阶段。完成发射后,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随后探测器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并在近距探测段“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有何难?

  此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火星“绕、着、巡”探测,但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开展探测活动,探测目标不同,也带来新的技术难题。

  一方面,科学家目前对于小行星2016HO3的自转速度、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不确定性,这为天问二号任务带来艰巨又复杂的挑战。韩思远表示,对此,工程将采用“边飞边探边决策”的策略,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不确定等难题。

  另一方面,不同于月球采样和火星着陆,小行星附着与采样是在弱引力条件下进行。韩思远指出,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小行星2016HO3的平均直径约41米,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任务难度巨大。

  此外,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也为其增添挑战。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天问二号主探测器还将与返回舱分离,花数年时间飞往主带彗星311P。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约1.5亿至5亿公里。韩思远称,距离地球远、多目标探测、任务周期长,对轨道设计、能源管理、智能控制以及探测器工作状态的长寿命、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任务实施周期长,风险难度大,工程全线攻坚克难,协同攻关,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期待天问二号按计划完成各项探测任务,取得更多原创科学成果,揭开更多宇宙奥秘,增进人类认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奥运)樊振东、陈梦齐奏凯 跻身奥运乒乓男女单三十二强

商丘市豫剧院院长、“梅花奖”得主陈新琴表示,“《王昭君》这部剧通过全国巡演,获得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剧中王昭君这一角色为了和平远嫁到大漠,体现了民族团结,展现了女性的坚毅之美。”(完)

英烈事迹重现长影舞台 赵一曼烈士孙女陈红动情落泪

三是五部旧公司法司法解释条文表述中援引的旧公司法条文序号应当修改为公司法的条文序号,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14年修正)第四条对“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内涵进行解释,由于旧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条文序号修改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因此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14年修正)第四条时,应当将“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修改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大范围会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领导人再次在中国相聚。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让中国与非洲紧紧相连。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非关系,提炼总结“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亲力亲为,引领中非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持续造福中非人民。

“数字大脑”赋能法律监督 杭州行政检察为劳动者撑腰

云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周建忠介绍,该省持续开展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2023年7月以来,在公安部直接指挥下,4.9万余名电诈犯罪嫌疑人被移交中方,云南省接报的涉缅北绑架拘禁中国公民警情环比下降54.69%,边境查获拟偷渡出境人员数环比下降85%。2023年该省电诈案件立案数、造成经济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9.05%、11.03%。

安徽发布水稻、小麦两项农业社会化服务地方标准

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突破5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突破3800万千瓦、占比超69%,居中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新能源大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